近期不少醫(yī)院兒科門診 “一號難求”,咳喘患兒扎堆,背后主要 “元兇” 是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 ,尤其多見于 6 個月 - 2 歲嬰幼兒,也可能影響免疫力較低的大齡兒童。?
一、先分清:RSV 感染有啥典型表現(xiàn)??
初期癥狀類似普通感冒,比如鼻塞、流涕、輕微咳嗽;1-3 天后可能加重,出現(xiàn)陣發(fā)性咳喘(寶寶呼吸時發(fā)出 “喉鳴” 或 “哨笛音”)、呼吸變快(嬰幼兒每分鐘超過 50 次),部分孩子會發(fā)熱(多為中低熱)。若寶寶出現(xiàn)吃奶時嗆咳、精神萎靡、嘴唇發(fā)紫,需警惕重癥風險。?
二、家庭護理:做好 3 件事緩解不適?
保持呼吸道通暢:用生理鹽水滴鼻劑清理鼻塞,每次喂奶前清理,避免因鼻塞影響吃奶和呼吸;?
控制環(huán)境濕度:用加濕器將室內濕度保持在 50%-60%,干燥會加重呼吸道刺激,導致咳喘更頻繁;?
避免 “二次刺激”:不接觸二手煙、油煙、香水等刺激性氣味,少去人多擁擠的密閉場所(如超市、游樂場),減少交叉感染。?
三、關鍵提醒:出現(xiàn)這些情況立即就醫(yī)?
咳喘持續(xù)加重,寶寶呼吸費力(肋骨間、鎖骨上窩凹陷);?
發(fā)熱超過 3 天不退,或體溫超過 39℃且難以控制;?
拒絕吃奶、尿量明顯減少(提示脫水);?
精神差、嗜睡,對玩具或安撫無反應。?
RSV 感染多為自限性,多數(shù)輕癥寶寶通過護理 1-2 周可恢復,家長無需過度焦慮,但要警惕重癥信號,及時就醫(yī)才能避免延誤治療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