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發(fā)燒時,外治法因溫和、副作用少,適合作為輔助退熱手段,尤其適合抗拒吃藥的幼兒,以下是 4 種安全實用的方法:?
一、溫水擦浴(適用于 38.5℃以下低熱)?
- 水溫 32-34℃,用毛巾蘸水擦拭額頭、頸部、腋窩、腹股溝、四肢等大血管處,每次 10-15 分鐘,避開胸腹部,防止受涼。?
二、退熱貼外敷(全年齡段適用,輔助降溫)?
?
- 貼額頭、太陽穴或頸部大椎穴,每 4-6 小時更換 1 次,皮膚過敏者慎用。?
三、中藥泡澡(需辨證使用,建議遵醫(yī)囑)?
- 風(fēng)熱發(fā)燒(伴咽痛、黃涕):用金銀花、薄荷、柴胡各 10g 煮水,放溫后泡澡,每次 10 分鐘;風(fēng)寒發(fā)燒(伴無汗、清涕):用生姜、蔥白煮水,避免受涼。?
四、穴位按摩(輔助散熱,緩解不適)?
- 推天河水:從手腕橫紋中點推向肘橫紋中點,每次 100-300 下,力度輕柔;按合谷穴(手背虎口處):每次按 1-2 分鐘,幫助解表散熱。?
重要提醒?
- 外治法僅為輔助,若體溫超 38.5℃,需及時用兒童退熱藥(如對乙酰氨基酚);?
- 若孩子精神差、抽搐、持續(xù)高燒不退,立即就醫(yī),排除肺炎、腦炎等急癥;?
- 操作時觀察孩子反應(yīng),出現(xiàn)哭鬧、皮膚發(fā)紅,立即停止。